留神五大致癌“新杀手”

发布者:徐小妹 2017-7-3 06:47

致癌可能杀手一:生活方式不当

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我国部分城市居民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这表明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疾病已成为危及我国城市居民生命的最主要原因。生活方式不当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37%。医学界之所以提出“生活方式癌”这个概念,就是要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专家指出,抽烟、酗酒、经常熬夜吃夜宵、在街头呼吸汽车尾气甚至吸入在家炒菜时释放出的油烟雾气等等,都存在着致癌的可能性。总而言之,人类不健康的衣食住行都有引起癌变的可能,这种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

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确可以改变癌症发生的概率,这是预防“生活方式癌”的最大动力。以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生为例,解放初期上海市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序第一的宫颈癌现在已降至第八位,医学院在进行临床教学时已很难找到活着的晚期宫颈癌的例子,只能给学生看资料照片,而过去极少见的乳腺癌现在却排到了第一,这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女性癌症排序的最生动的例子。因为宫颈癌的发生与生孩子多、早婚等有关,而乳腺癌的发生则与营养过剩、哺乳过少有关。

致癌可能杀手二:外界环境污染

专家指出,绝大多数的癌症不是仅由内因或外因引起,而是由多种因素,内外因交互、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外因主要是环境因素。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90%以上的恶性肿瘤与环境有关。环境因素包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物质,如食物、水、空气、药物、化学物品、放射线以及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环境可分为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三大部分,其中主要是化学物质。因此,有的专家指出,现今癌症发生率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化学物品所造成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集、污染严重、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精神高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加重了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人类生活在有众多致癌因素的环境里,致使有人患癌,而大多数人则终生不患癌。这说明人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对癌症的发生与否起到重要的作用。通俗地说,突变的细胞就像“种子”,身体的内环境就像“土壤”。有了癌的种子,又有适合癌症细胞生长的土壤,加上外环境作为肥料,这样的肿癌才得以生长。

致癌可能杀手三:化学物质泛滥

肿瘤医院专家胡超苏教授指出,目前已有研究发现,一些食品中含有的化学元素也能导致癌症发生。如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等,其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亚硝胺都能在腌制的肉类与鱼类、粗制的鱼露中发现。此外,在陈萝卜干、陈玉米面、酸菜及某些霉变食品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发霉食品中除亚硝胺外还有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还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专家还发现胃癌高发区的粮食与食品受霉菌污染严重,甚至在胃癌患者的胃液中,也检出霉菌及其毒素。

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胃癌的发生也可能与好吃熏烤食品有关。因为食品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含有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它可渗透至整个食品。熏烤过程中,蛋白质在高温下,尤其在烤焦时会分解产生致癌的成分。

致癌可能杀手四:饮食营养过剩

我国每5例病人死因中,有一例就是死于恶性肿瘤。大城市则每4例死因中有一例死于恶性肿瘤,这中间很多患者与营养过剩有关。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脂肪会影响肠道菌群和某些胆酸与胆固醇的水平,而这些则可成为结肠癌的促进剂。饮食中脂肪摄入与大肠癌流行之间呈正比,脂肪摄入量高的人群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高。上海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蒋家琨教授指出,现在饮食单一,白面、大米,很少食用杂粮,使得人体热量增加,也是癌的发生诱因之一。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人在动物身上做过一些有趣的试验。他们发现,限制小鼠饲料的摄入,即减少糖的摄入(减少热量的供给),可以明显地减少其癌肿的发生。在一些癌症患者中也有类似的发现。超重的人,某些癌也较易发生,如胆囊癌、子宫体癌的机会较其他人大大增加。

过量饮酒也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过量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对于口腔、咽喉部的癌肿来说,过量饮酒者的发病率比非过量饮酒者高出2倍以上。食管癌和酒的关系更为密切。

致癌可能杀手五:心理因素也可成诱因

科学家已经发现,众多的环境因素与癌症的发病有关。与此同时,科学家们的研究还表明,心理因素同样可以成为癌症的诱因。

有实验证实:在情绪好时,大脑的情感中枢会分泌出一种有利于健康的“脑内啡肽”物质,这种物质既可镇痛,又抗衰老,且能激活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癌细胞和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相反,在情绪不好时,会使肾上腺素皮质酮分泌增加,这种激素进入血液后,可损害人体免疫功能,引发正常细胞癌变。美国一学者曾对8000名癌症病人进行调查,其大多数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都发生在失望、孤独和其他沉重打击与精神压力频繁发生的时期。我国也有调查资料表明,许多癌症患者发病前半年有较大精神刺激,其比率超过50%以上。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