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三招应对秋乏

发布者:张欢喜 2017-6-29 16:37

8月23日,是24节气中的处暑。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暑,“处”为止,处暑即暑期已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中医专家强调,处暑时节应注重养生。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处暑养生应安静性情,早睡早起。”岛城中医专家李文臣主任医师说,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时至处暑,虽然白天天气仍然炎热,但早晚已有凉意,秋燥也逐渐明显,此时养生也要适当调整。

处暑应重视精神调养。李文臣主任说,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在起居调养方面,李文臣主任指出,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运动饮食养生正当时

“处暑后,气候宜人,适宜户外运动。”但李文臣主任建议,处暑后运动量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李文臣主任说,在《遵生八笺》就有每日寅时(凌晨3-5点),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可以看出古人也重视处暑后的运动养生。李文臣主任说,简单易行的运动很多,要因人而异,比如可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

“处暑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独旺,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李文臣主任建议饮食上宜多食咸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

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鲜果蔬、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为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还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三招应对秋乏

俗语说,春困秋乏。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除秋乏?李文臣主任建议,一要保证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解秋乏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整。李文臣主任建议,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梨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还有就是加强锻炼。李文臣主任说,锻炼以早晚为好。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特别是下午感到特别疲乏,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

“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李文臣主任说这样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