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别再谋杀自己了

发布者:慕昔月 2017-6-2 16:33

据悉,就在几天前,一对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跳楼自杀了。几乎是同期,一名北京理工大学大四的学生也自杀了。再往前,几乎每个月都有从各地传来的大学生自杀新闻。有的因为成绩不佳,有的因为失恋,有的因为找不到工作,还有的因为对现实失望……而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把自己杀死了.

网上有人呼吁要改革教育体制,并针对高校管理和教育内容进行调整。还有人说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太少,还有人说现在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还有人说现实对大学生的压力太大……总之,都在围着棺材总结死因——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痛心疾首,怕这些少男少女的精英们哪天因为什么事想不开再自寻短见。

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孩子都怎么了?就像事先商量好似的,不信你草草从网上搜一下,他们就跟下饺子似的,真有点儿前仆后继的意思。是谁得罪他们了,是什么压力足以让他们非选择这条黄泉路不可呢?

在此,我不想只就事论事地分析他们自杀的原因,一来太残酷,二来,我想通过一些咨询案例来提醒大家,看看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征兆,而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父母不和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

一次,我为一个即将考入大学的高三学生做心理减压,他坦言没有学习动力,虽然他的成绩足以把他送进一流院校。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感觉上大学没什么意思,好象都在应付,就算考上了,毕业后也没什么出路……看得出,他不仅厌学,而且有点儿厌世。于是我把他的父母请来交流,希望从家庭关系上找到答案。

谈了近半小时,我想我已经知道原因了。这对父母明显表现出对孩子现状的焦虑,他们那种焦虑中带着无奈与渴望,看得出,他们特别希望孩子能够振奋起来,打起精神好好读书。他们说,他们不想只得到孩子的文凭而失去孩子的欢乐。可我也发现,这对父母在表达时明显地貌合神离,在交谈时,他们并不默契,各说各的,彼此好象就跟客人似地没有交叉。如果他们有交流,就会有意见不统一或一言堂现象,可是,他们就像是在开会,父亲表达完,母亲再说,母亲说完后,父亲补充。

我反问他们,“你们的夫妻关系如何?”

二人听到这句话,同时低下了头。可一旁的儿子却把头扭向一边,翻着白眼儿,看得出,他的情绪出被这句问话调动了起来。

据了解,父母都曾经是高才生,父亲在公司是部门主任,母亲在单位是处级干部,忙,是他们共同的特质。也因为忙而顾不上家庭,彼此推诿责任,也各不相让,当然,他们也顾不上孩子。当初,孩子用成绩好来取悦父母,本以为“我像你们一样就可以得到关注”,可谁想到,优秀的成绩并没有让父母开心,反而对他更加放心,一放心,就更不顾家了。所以,“上了大学可能就会导致家庭破裂”成为孩子的预测,是呀,在他眼皮底下,父母尚且行同陌路,那么一旦他上大学住宿,和毕业后去工作,父母就更能腾出工夫来“折腾”了。所以,孩子对家不放心,就宁肯放弃学业来看着他们,其目的是维护家庭完整。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论:在尚未独立前,孩子的家庭观念远远超过一切。因为他还需要家庭供给生活来源,一旦家庭破裂,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保障。而还有什么事比丧失安全感更可怕呢?这就好比出门作战的士兵,如果大本营的粮草被劫、被烧,还有谁会恋战呢?

我告诉他们,为了孩子,你们必须尽快成熟,彼此真正沟通,为孩子咨询,其实是要解决你们的夫妻关系问题,因为这才是症结所在。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表表现出来的问题,一般都是家长的问题,而如果只在孩子的表面问题上作文章,即使他真的步入大学,那么他那颗不安的心,也有可能让他内耗生命。

据了解,有些自杀的大学生同样在高中时表现为上述孩子的心态,并具有同他一样的家庭经验,这不能不为一些忽视家庭的父母敲起警钟。

二、期望值过高让孩子感觉走投无路

一个大二的男生来咨询,说在大学没意思,成天只想一个人呆着,同学找他出去,他也不愿见人,甚至连谈个恋爱的想法都没有。从他的父母那里得知,这个孩子经常一个人在河边溜达,还尽写一些沮丧、愤世的诗歌,看得出,他消极悲观,并具有一种程度的心理问题。

我问这个男生,“过去上中学时,父母是怎样要求你的?”

“还不是跟别人一样,总说什么上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没有大学文凭就会被社会瞧不起,还说什么我们家祖坟上都会冒青烟,死去的爷爷也能闭上眼睛了。总之,我在为他们完成任务,现在好了,任务完成了,他们该放过我了吧?”

“你认为你是在为他们上大学吗?”我问。

“差不多吧,反正志愿也不是我自己选的,从小到大,我都听他们的,我觉得我从来没自己作过主,不知不觉就被他们推进大学校门了,但进来后我才发现,这里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风光,我的许多同学也是这样,我们都感觉没什么意思。”

我问他:“你说,如果把人的出生作为起点,那么终点是哪里?”

他很聪明,快速回答:“是坟墓。”

“对!”我说,“那么你的终点是哪里?”

他想了想,“我觉得也应该是坟墓呀,任何人都应该一样的。”

我转向他的父母,“如果你们总在他耳边念叨什么‘上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就成功了,就完成任务了,就给祖宗争光了’之类的话,就等于暗示他‘上了大学就到头了’,而他刚才说了,到头是坟墓,你们说,他的面前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他当然走投无路了。”

父母面面相觑,父亲不服气地说:“哦,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呀,那不是想让他争口气吗?再说,他这么大了,一点儿自主性都没有吗?”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从小就总听到父母这种暗示,他怎么可能有自主性呢?如果他自主性强,就不是你们的孩子了,他必须依靠你们生存,所以,‘只有听父母的话才能生存’成为他的生存观念,他听了,就这么做了,可你们少说了一句话呀!”

“少说了哪句话?”母亲焦急地问。

“你们应该跟他说,人的一生是从出生走向坟墓,而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作,都只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站地,到了站要加水,要加油,还要停留一下,可那绝对不是终点,你还得接着前行,一路上,不仅要注意安全,把握方向,还不要忘记欣赏路边风光,看看那些花草树木和高山流水,这些景色都是你的,用乐观的心态去欣赏这美丽的世界。这才是你的人生!”

男孩子频频点头,“我就是感觉生活无望,没有目标,觉得以后再没有路可走了,所以特别迷茫。但听您这么一说,我忽然感觉前面的路还很长。”他看着父母,“我知道你们希望我光宗耀祖,也希望我成才自强,可是,你们对我的期望值太高了,让我感觉背负着祖宗三代的荣辱,这个压力让我透不过气来。其实我只是需要一颗平常心,觉得考上大学也没什么了不起,后面还有更长远的道路,即使会摔倒,会流泪,那也会让我有一个盼头,有一份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

父母点点头,看得出,他们放心了。

三、完美主义让孩子恐惧失败

据了解,有些自杀的孩子是因为考试成绩不佳,或怕自己拿不到毕业证,或因自己哪方面表现不良被人笑话……总之,他们怕犯错,怕让所有人失望,于是他们一旦感觉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意,就会绝望。

也就是说,他们为别人活着。他们的价值观,完全掌握在环境手中,他们对自己没有认知,心理学有对这种现象有一个说法,叫“丧失自我”。试想,一个把自己丢了的人,怎么还会真实地存在呢?生命就像一台电脑,如果总给自己输入一个“没有自我”的程序,那么早晚有一天,他会真的消失。

有一个高考生来咨询,她说在答卷时总爱走神儿,而且无法自控。特别是在答数学卷子的时候,头脑中会一片空白,纸上的那些字好象全不认识了。她急得会出汗,有一次还在考场上哭了出来。因此她的数学成绩总不及格,可她说在小学她还曾经是数学科代表。

我请她回忆一下成长过程中受过的刺激。她想了想,说上初一的时候,有一次她的数学成绩考砸了,老师让他们回去请家长签字,可她不敢给妈妈看,就自己模仿妈妈的笔迹签了字,可老师还是看出来了,当着全班的面揭穿了这件事,并当着那么多同学羞辱她,当时好多同学都笑出声来,下了课也不再理她,有人还冷嘲热讽地说她不是老实人。

我问她为什么不给妈妈看,她说怕妈妈生气,因为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妈妈也总为此感到骄傲,还尽拿她和亲戚家和同事家的同龄孩子比。

“如果你成绩好,妈妈是不是特别得意?”我问。

她点头,“可我就怕她总拿我跟别人比,特别是数学,我妈的虚荣心特别强,她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最要强,也最有出息,在单位她也是领导的红人,她的信条就是‘决不能让别人说出话来’,所以对我的要求也特别严,有时候甚至让我喘不过气来。”

“所以你就不给妈妈看卷子,怕她的美梦破碎了?”

她点点头,“是呀,如果她看到那个成绩,非把我撕了不可,我了怕她伤心,所以才自己……”她低下头。

我把她妈妈请过来,妈妈刚一坐下,就劈头盖脸地数落女儿,并表现出焦躁和疲惫。但即使这样,她仍然表达得体,上身直立,说话时,也只是嘴巴在动,脸始终面对着我,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站起身时,手也下意识地拉一拉衣服的后襟……这一切完美的体现,与身边懒散的女儿形成显明对照。

我问她是不是比较好强。她看了看女儿,点点头,“我觉得女人就不应该懦弱,如果女人不能自立就不会被人瞧得起,可就是这个女儿让我操心,唉,无论我怎么说她就是不往心里去,还尽给我抹黑,数学考成这个样子,多丢人呐!”

谈话间,得知这位母亲在小的时候家境贫穷,作为长女,她撑起了家庭的重担,并且担负着为家族翻身的使命。所以,兄弟姐妹中只有她一个考上大学,而且被分配到北京工作,进了一家国营机关,现在作了主任——这一切,都让她坚信,女人只有自立、自强,不输给男人,才能安全地活下来,才能被人瞧得起。

她说,过去他们家很穷,上小学时,同学就笑话她穿不起新衣服,邻居也看不起他们家里人,所以在成长经历中他们遭到过许多白眼儿,因此她立志,非要翻身给他们看看不可——这就是她完美主义的缘起,也是“决不能让别人说出话来”的原因。他把这种经验传递给女儿,可女儿没有她当年的家境,感觉不到那种因自卑而反弹的翻身愿望,但女儿感受到,如果让妈妈感觉到任何的不完美,自己就会倒霉,所以,为了能让自己安全些,她只能出此下策。

我说:“正是因为怕给完美的妈妈脸上抹黑,她才不敢诚实,也因此遭到数学老师的羞辱,母亲和老师的合作,导致她今天一看到数学卷子就头疼,这只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它的根源,在于母亲的完美主义。”

母亲听到这里,深深叹了口气,“没想到,是我害了孩子,可我没感觉给她太多压力呀,他怎么会……?”

我说:“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不爱她,如果失去父母的关爱,那对于孩子来说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可你的女儿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是‘如果我考得好,母亲就爱我,如果我考得不好,母亲就不爱我’,因此,你给女儿的爱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孩子用成绩换取母亲的爱,所以她就特别在乎成绩,就怕输,一旦输,就得不到爱,那孩子能不懵吗,这个压力也太大了吧?”

“那我该怎么办,还有补救的余地吗?”母亲焦急地问。

“全面接受自己和孩子,无论输赢、对错,都一如继往地爱她,接受她,决不要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使你们的爱有所变化,比如分数,它不该与爱画上等号,最多也只是个要求。如果你给到女儿无条件的爱,那么她就会成为一个完全接受自己的人,将来如果遇到什么挫折,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一看到考卷就懵,女儿向母亲学作女人,会用母亲对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

在自杀的新闻中,很多都是因为考生成绩不佳,其实,他们有些人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不必再感受父母的完美主义,可那个暗示还在,这就像一个条件反射:如果爱与成绩紧密结合,那么一旦成绩掉下来,爱也就没了。没有了爱的人,还有什么生存的意义呢?

四、理想与现实的脱节让孩子感到“破产”

有一个大学生在自杀之前在网页上留言,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青春梦幻的破灭,以及对现实环境的绝望。是的,连失望都没有了,只是绝望。绝望导致绝情,因此他们有些人在当初失望的时候,会用种种方式转移自己的这种失落感,比如想通过谈恋爱找回生活的乐趣,通过交朋友逃避对人际关系的恐惧,通过网恋、酗酒、泡吧、同居等方式转移他们的焦虑。但同时,他们也把自己的注意力真的转移到了这些寄托品上,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痛苦时去喝酒,因为酒精的麻醉作用会使自己暂时地忘掉痛苦,可如果酒也没了,他就再也找不到排遣的出口。

曾经有一个吸毒成瘾的少年,他说自己吸毒是从初中开始的,那时候他的父母总打架,还闹着要离婚,为了让父母不分开,他有时存心犯个错误,以便把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用“一起打他”使父母不再彼此对抗。这就像日本鬼子一来,国共就合作的道理一样。可这一招并没奏效,父母打完他后还要相互争吵,最后他只得采取逃避的方式。当初他只是躲在厕所里,可屋外的打骂声仍然不绝于耳,甚至砸在地上的花瓶也会溅到他的脸上,把他划伤。最后他只有真正逃出家门,可父母的打骂声仍然会时时袭来,让他感觉一阵阵不安与极端的痛苦。为了能忘掉这些,它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只要能让我暂时忘掉一切,甚至自己的存在,我就什么都不在乎”。

于是,他不择手段地寻找能让自己排遣痛苦的东西,终于,他找到了毒品。那东西的确有足够的能力让他忘掉世界的存在,能让他隔绝对家庭战争的恐惧与痛苦。

其实,大学生的许多排遣方式与这个少年同出一辙,他们也是为了逃避环境而采取种种极端的、与他们那个年龄并不相符的手段。可有些大学生并不是因为父母争吵,他们的父母也有可能关系很好,那他们又是为什么呢?

有一个大三的男生,为了考上名牌大学,全家节衣缩食,都和他一起努力,而他的理想就是为了家庭争光,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或当老板,或被人器重,或考上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反正他的大学生涯一定要和自己的理想挂钩。

可是,当他上了大学,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多年所学与理想无关,他发现社会并不如他所愿地看重这个专业,残酷的失业率让他沮丧,而且多年所学的理论与社会应用根本就是两码事,特别是社会上那令人头疼的人际关系使他尤为恐慌,世态炎凉让他找不到家庭的温暖,人情冷漠让他得不到环境的认可。他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一点点剥离,自己及全家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将全部化为泡影。

于是,他感觉自己“破产”了,就像一个将多年心血全部投入股市的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在倾刻间全部蒸发一样,是的,他赌输了,将家人的希望和自己的理想赔了个精光。

现在的孩子,有几个人会具备东山再起的心理素质呢?恐怕父母只教会了他们如何光宗耀祖,却很少有父母教他们如何承受失败,就更不会教他们如何自己爬起来了。这从一个孩子小时候就可以看出:当一个儿童学走路时摔倒,是不是有一群大人会蜂拥而至?不是拍就是抱,不是哄就是叫?总之,孩子摔倒可是件天大的事,他/她怎么可以受伤呢?那我多心疼!是呀,心疼比什么都重要,甚至超过了孩子自己站起来的权利,从那时起,这个孩子就摔不起了,相信如果他将来成为一个足球队员,一旦被别人铲倒,自己是很难再站起来的。

如今,足球场换成了学校和社会,当那些大人不在身边的时候,那个“自己无权、无法站起”的经验,是不是仍然在作用着他?可这次他真的摔倒了——现实把理想“铲倒”了,于是,活在理想中的他再也站不起来。这就是他在网上的遗言,从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无法接受负面的生命,和一个无法面对摔倒的自己。

我们常说,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如意,应该去学着接纳和承受它们。可是真正落实到现实,又有几个人会面对呢?有多少人扛不住绯闻,抵不住毁誉,在这些阴影面前交枪认输?那么这些大学生们,当他们过早地接触到生活中的不如意,这些负面信息能不打垮他们吗?

他们不知道,树木越高,影子越长,成就越大,负面就越多。凡事阴阳参半,正负守衡。这本来是物理学中的浅显道理,一个电池就可以证明这一切,就连老子也说过“福祸相依”,可到了现实中,他们怎么就忘了呢?

庄子曾经写过一则寓言:一个人为了甩掉自己的影子而拼命地跑,最后终于累死在路上。有些大学生不就是这样吗?那么一个怕见到影子的人,就只能消失了,因为存在本身,就肯定会有影子。

五、今天的一切只不过是众缘合和而成

我们决不可断言现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差,一切事物和结果,都是众缘合和而成,都是关系的产物。任何一个人发展到今天的状态,都不是他/她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佛教理论说:世间本来就没有一个独存体。那么这些孩子,他们的后果,难道只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吗?那么是不是一个婴儿一生下来就自卑呢?一个人,哪一项不是与亲人互动中学来的?

应试教育在有些地方,就是成为了只重分数(和业绩),不重实践与能力的考核指标。有些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让孩子死记硬背,只要求他们提高分数,而根本与实践无关。而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也让他们讲为“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却不知,那个“习”本来应该写成“习”,上面的“羽”,是翅膀之意,下面“白”,是表达之意,合起来,是“小鸟在学飞时表达喜悦,实践中分享(感受)”,“学习”的合意,是“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那当然会“不亦说(悦)乎”了,孩子当然对学习有兴趣了,又怎么可能有厌学的人呢?可现在的教育中,哪里会有孔子的这种教育方式?没有实践感和成就感,没有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在现实中验证所学,就像练武之人只学套路和花架子,而没有实战散打的培养,那么这些孩子当然也就不适应环境了,步入社会后当然无所适从了。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也许在过去的年代倍受没有文化或缺少文凭之苦,便把这些自己的未了事件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为他们的不安全感负责,那么,连大人都无法完成的事,孩子怎么能担得起?他们当然会像一个超载卡车,有朝一日会爆胎或翻车了。

有些家长和老师,他们只单纯地把孩子打造成为他们需要的那种工具,以他们认为的安全模式“定做”孩子,根据是他们的安全感和生存经验,却无视现在的环境需要,就像《郑人买履》一样地宁可相信教条,也不相信现实。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样就会让孩子安全地生存。却不知,在改造孩子的同时,打骂、苛责和羞辱,已经将孩子天性中的自由和人格剥光了,他们即使苟活下来,即使考取了大学,也只不过是个标签和皮囊。而一旦步入成家立业的年龄,所有人格中的缺陷都会暴露无遗,到那时,谁又会对他们的离婚、出轨、窝囊、力不从心、自卑和强迫症负责呢?于丹教授说:“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根本学不到的”,可难道它们不比那一纸文凭更重要吗?

可针对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也的确应该“断奶”了。没有了母奶,是不是就真的会被饿死?是不是就真的会被吓死?如今的社会,哪里还会有什么“动物园”和“马戏团”?没有主人再成天喂你们食物,在朝九晚五的大锅饭里混天黑。现在的,和将来的社会更像是一个原始森林,成败与否全看你是不是有冒险精神和自强自立。在森林里,你们是自由的,可也是危险的,时时会有天敌,也会有陷阱,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怎么可能还会有动物园中的“铁饭碗“为你们负责呢?

你们当然也不必像马戏团中的小丑或动物一样,为了取悦他人而把自己训练成让所有人满意的、却失去自我的面具。虽然在马戏团里,你们不必为食物发愁,可你们不再是自己,是形式上的自己,本质上的道具。你们不必再为别人活着,你们现在的力量已经是过去的几十倍,体重也已经是过去的几十倍,你们不必再为取悦主人而被迫改造自己,如今的你们,可以为当年那个无力、无助、无奈与无辜的孩子(童年自我)实现所有的理想的愿望,你们可以成为森林之王,展开你们久久封闭的那一对隐形的翅膀,展翅飞翔。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