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捏脊除小病

发布者:张欢喜 2017-6-23 11:07

目录:

第一章:学会捏脊除小病

第二章:孩子常出虚汗 中药脐疗效果好

第三章:宝宝生病 六种症状需重视

捏脊要从宝宝做起。捏脊也是一种治疗小儿疾病的手法。长期的坚持捏脊不但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儿便秘、呕吐等疾病。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学会捏脊除小病

捏积是用双手运用不同的手法,作用到小儿脊背,能有效治疗小儿厌食、便秘、腹痛、呕吐等病症。

捏积应从小儿尾椎下的长强穴开始,家长或医师的食指与拇指要互相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小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脊背上的督脉,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先后顺亭,自尾椎下的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即凹窝处)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如此循环,根据小儿的病情及体质捏拿4-6次。

从第二遍开始,之后任何一遍中,家长或其他人员都可以根据小儿出现的不同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也就是每捏3下,提拿1次。做法是: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从下往上,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有针对性地刺激一些背部的脏腑穴位,以便加强疗效。等最后一遍捏拿结束后,家长或其他人员可用拇指中间的部位,采用揉、按同时并作妁手法,对腰部的肾腧穴捏积操作的过程全部结束。结束后,我们需要立即给小儿穿好衣服,避免受凉,并且,小儿要休息半小时后,才可以吃东西。

捏积的时间安排很简便,只需每天进行一次,连续六天,便完成了一个周期的疗程。如果捏积的操作手法得当.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小儿的病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果小儿身体状况改善不明显,可间隔半个月到一个月,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或者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六种捏积手法

捏积操作的手法比较简单易学,但是真正做到熟练灵活,得心应手,还要对整个捏积术审常运的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手法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1、推法:用双手的食指第二、三节的背侧,紧贴孩子捏积部位的皮肤,自下而上,均匀而快速地往前一推。

2、捏法:在推法基础上,双侧拇指和食指相互合作,把孩子捏积部位的皮肤捏垒起来。

3、捻法:拇指和食指相互合作,向前捻动孩子皮肤,一边移动捏积部位,一边左右两手交替进行。如果手法娴熟,看上去像波涛一样向前滚动。

4、放法:前三个手法综合动作之后,随着捏拿部位的向前推进,皮肤先被捏拿后被“放下”。

5、提法:在捏拿孩子脊背第二遍之后的任何一遍中,在孩子沿路的脏腑穴位处,在捏拿的基础上,将脏腑穴位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向后上方牵拉一下。

6、揉法和按法:这两个手法一般是同时应用,在捏拿脊背结束后,家长用双手拇指的中间部位,在腰部的肾腧穴揉动,同时再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就是揉中有按,按中有揉。

孩子常出虚汗 中药脐疗效果好

孩子多汗 提放虚汗症

如果你的孩子在睡觉时,时常满头大汗,甚至全身上下都汗涔涔的,脸色也不好,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做父母的总会感到特别揪心:孩子是不是病了?

是的,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虚汗症。儿童大病或久病后常会出现虚汗症,而虚汗症又会使得儿童体质变差。所以有虚汗症的儿童,大多都是动不动就感冒、咳嗽。

近段时间来,由于天气反复多变,就有不少儿童因为虚汗症而就医。

洪女士3岁的宝宝,晚上睡觉就会出冷汗,而且会出很长一段时间。去到医院检查,洪女士才知道宝宝的冷汗,实际是虚汗,因为病后体质虚所致。由于宝宝很怕打针吃药,所以让洪女士很苦恼。打听到有中药脐疗法,洪女士便带着宝宝来医院尝试。

7岁的小纲,从小身体就很差,父母发现,小纲每天都会出很多汗,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冷天热天,他身上的汗总在不断往外冒,没一会就能把里面的衣服湿透。原来小纲是因为吃药太多,身体虚了,所以才常冒虚汗。

常出虚汗易体虚

中医认为,虚汗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而致汗液外泄失常,多与体质虚弱有关。虚汗症青睐儿童,是因为儿童易患感染性疾病,加之普遍存在滥用、乱用抗菌药和激素治疗疾病现象,容易损伤小儿元气,造成小儿虚汗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孩子常出虚汗,极易导致感冒、支气管炎,还有可能导致脱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精神不振、微量元素丢失等。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汗多时,绝不可掉以轻心,应当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治疗。

中药脐疗

免除打针吃药之苦

治虚汗,中医有特色优势,药物贴敷穴位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疗法。

在人的肚脐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穴位,即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通过它,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而且肚脐有任脉、督脉、带脉、冲脉四脉通过,而统全身的经络,联系五脏六腑。

脐疗法操作很简单,将一些具有补益正气、调理气血等相应功能的药物,研磨成粉末,然后直接敷于清洁后的肚脐上,再以胶布粘贴,保留4—6个小时即可。

药物敷脐后,一方面药物的成分被吸收,通过气血运行而达到病灶;另一方面,通过局部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治病的特殊作用,

敷脐疗法,不仅可治小儿虚汗,还能治小儿腹泻、厌食等病症。

宝宝生病 六种症状需重视

1.嘴唇发紫

如果宝宝的嘴唇发紫,或口腔或舌头黏膜变蓝,就是没有得到足够氧气的征兆,称为发绀。这时候拨打120是非常合适的做法。

2.呼吸不顺

所有的婴儿都会时常发出咕噜声或呻吟声,如果他们的呼吸一直都很困难、急促,看到他们过度用自己的胸肌,或是鼻子扩张,就可能是呼吸窘迫的迹象。这时候要马上打电话给小儿科医生,如果是下班时间,可以考虑看急诊。

3.新生儿发烧超过38℃

如果你的婴儿不到2个月大,肛温超过38℃,就要引起注意了。新生儿发烧非比寻常,可能是感冒或是脑膜炎,要认真看待新生儿的发烧。

体温超过38℃的新生儿可能要住院做检查,像是脊椎穿刺以评估是什么原因造成发烧,他/她可能需要用抗生素;至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较完整,发烧就不一定是很严重的问题。

4.黄疸恶化

如果新生儿的皮肤越来越黄,他/她可能有黄疸。不是所有的黄疸都危险,有些是正常的,会自行消失,但如果越来越黄而不会消失,就可能影响大脑,引起癫痫发作和永久性伤害。

大多数医师会建议增加喂食频率,让婴儿大便排除多余的胆红素,并给婴儿做光疗以增加胆红素分解。

5.脱水

如果宝宝的尿布不会湿就要担心脱水问题。在出生后的6天内,每天使用的尿布增加1片,6天后每天用6块尿布。

其他严重脱水的迹象包括口干、眼窝深陷以及嗜睡,这时儿科医师可能会建议喂婴儿喝电解质置换液。这时让婴儿喝水并不好,因为它可能会导致钠含量下降,而这又会导致癫痫发作。

6.吐出浅绿色的胆汁

宝宝吐的原因很多,因为咳嗽太大力、哭太用力、吃太多以及胃的毛病等,然而,如果吐出绿色的胆汁就严重了。呕吐物看起来像黑咖啡渣也很严重。

绿色胆汁代表肠阻塞,需要立即注意,呕吐物看起来像咖啡渣可能是内出血的迹象。头部受伤后呕吐也需要评估,因为它可能是脑震荡的迹象。

结语:捏脊比仅仅是小儿治疗疾病的手法,同时也是很多康复中心治疗脑瘫儿童的常见手法之一。如何大人想要尝试捏脊的话,可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哦!(文章原载于《家庭保健》《东方药膳》,刊期:2012.05,作者:余继林,林湘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为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