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饮食
关于饮食的文章
  • 小暑节气你知道怎样养生保健吗?这里中医养生专家介绍小暑时节的养生保健常识。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这个时候,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 ...
    2017-6-29 16:32
  • 7月7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近日,西昌也是夜晚多雨、白天闷热。小暑时节,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生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专家又有哪些健康提示?为此,记者于10日 ...
    2017-6-29 16:30
  • 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于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应多吃蔬果 ...
    2017-6-29 16:23
  •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因此,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立夏后易气虚血热,消化功能下降,在饮食上需多加注意,根据体质进行食 ...
    2017-6-29 16:22
  • 春天由于天气多变,因此在饮食和养生方面很讲究,谷雨到时,已是暮春,我们该如何健康饮食、吃适合这一季节的食物呢? 饮食应五低 暮春饮食,应注意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低盐就是少食 ...
    2017-6-29 16:21
  •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 ...
    2017-6-29 16:19
  • 春天由于天气多变,因此在饮食和养生方面很讲究,谷雨到时,已是暮春,我们该如何健康饮食、吃适合这一季节的食物呢? 晨起喝杯水 暮春气候复杂,不过绝大多数地区都多大风天气,此时人体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会 ...
    2017-6-29 16:17
  • 3月21日是春分,春分的意思是说春天过了一半,该春暖花开了。不过北京上周的降温却让春分前仍是乍暖还寒。专家提醒人们,这时更要注意适应天气变化,注意养生保健。 在度过寒冷的冬天后,春季是人体血液循环比较旺盛 ...
    2017-6-29 16:07
  • 惊蛰日吃梨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 ...
    2017-6-29 16:04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24节气的变经随时影响着人体健康.顺应24节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 ...
    2017-6-29 16:04
  • 分阶段食养的建议 早春时期:为冬春交换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适当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鸡蛋、虾、鱼肉、牛肉、鸡肉、兔肉等 ...
    2017-6-29 16:02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在春回大地之际,养生专家提醒,立春后的养生要护肝养阳、不宜剧烈运动,也不宜多食酸收之味,饮食上要多吃辛温、甘润的食物。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
    2017-6-29 16:02
  • 冬至是数九之首,从冬至起,北半球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时节。中医专家提醒,冬至时节是个转变时期,此时阴气开始衰弱,阳气逐渐升发,但毕竟三九天刚刚开始,外界阴气较重,因此,冬令进补要注意收藏,饮食起居要以 ...
    2017-6-29 15:57
  • 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到了。在小雪节气,杨教授提示我们,小雪最佳时令饮食是:胡萝卜。 有些人对胡萝卜的习惯吃法是生吃、切成丝凉拌或者是切成片同其他蔬菜炒食。殊不知,这都不符合营养原则。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 ...
    2017-6-29 15:55
  • 冬季即将来临,不少人都会有口干鼻燥等不适症状,冬季饮食养生还是最注重润肺,今天介绍冬季饮食的养生方法,冬季合理调整饮食,保证人体的营养充足。 冬季人体的消化机能较为活跃,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人的食 ...
    2017-6-29 15:54
  • 秋冬季节,由于温度慢慢下降,人体的抵抗力变弱,加强秋冬季的养生保健十分必要。秋冬季养生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为你介绍秋冬季的养生之道。 饮食不能太清淡 许多人对饮食的清补原则存在着片面的理解,甚至认为 ...
    2017-6-29 15:50
  • 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为更好地接受秋冬季节的补品 ...
    2017-6-29 15:48
  • 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 ...
    2017-6-29 15:43
  • 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人们也意识到该是时候进补了。可如果补得方式不正确,又或者是饭前饭后做了不该做的事,你所补得的营养就不能完全被吸收,甚至引发各种不利于健康的疾病。究竟秋季饮食该注意什么才不会对自己的 ...
    2017-6-29 15:43
  •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专家表示,秋分表示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秋分过后,自然界的阳气由 ...
    2017-6-29 15:42